医疗卫生

预防灾后常见传染病

作者:自治区疾控中心学院新闻来源:广西疾控中心点击数:2905更新时间:2023-12-22

常见传染病一:肠道传染病

肠道传染疾病是一种粪-口传播型的高传染性肠道疾病,主要通过摄入受污染的水、食物等导致。常见的有痢疾、手足口病、甲肝等。预防肠道传染病应注意以下几方面:保护水源,主要做好生活饮用水的保护,防止受到污染,一般可用漂白粉或漂白粉精片(净水片)消毒生活饮用水;注意个人卫生和饮食卫生;注意环境卫生,灾后要清除垃圾、污物,消毒环境,管理好粪便、垃圾,减少污染。

 常见传染病二:虫媒传染病

 夏季是疟疾、黑热病、乙脑等虫媒疾病的高发季节。灾区应采取灭蚊、防蚊和预防接种为主的综合措施,积极预防虫媒传染病的暴发和传播。在受灾群众聚居区和部队宿营地,要及时清扫卫生死角,疏通下水道,喷洒消毒杀虫药水,消除蚊虫孳生地,降低蚊虫密度,切断传播途径。要做好个人防护,避免被蚊虫叮咬,夜间睡觉挂蚊帐,露宿或夜间野外施工时,暴露的皮肤应涂抹防蚊油,或者使用驱蚊药。

 常见传染病三:炭疽等人畜共患病和自然疫源性疾病

 由于灾后卫生基础设施受到严重破坏,在农村的受灾群众聚集地极易出现人畜共患病和自然疫源性疾病,常见的有鼠疫、流行性出血热、炭疽等。预防人畜共患病和自然疫源性疾病应加强人、畜间的疫情监测,及时与畜牧兽医部门互通信息,以便有效处置首发疫情,严防疾病的发生和流行。

 大力开展防鼠、灭鼠和杀虫、灭蚊为主的环境整治活动,降低蚊、虫、鼠等传播媒介的密度;要管好家禽家畜,猪、狗、鸡应圈养,不让其粪便污染环境及水源,死禽死畜消毒后深埋;管好粪便厕所,禁止随地大小便,病人的粪尿要经石灰或漂白粉消毒后集中处理;临时居所和救灾帐篷要搭建在地势较高、干燥向阳的地带,要保持一定的坡度,以利于排水和保持地面干燥,在周围挖防鼠沟,床铺应距离地面2尺以上,减少人与鼠、蚊等媒介接触的机会;做好鼠疫疫苗、出血热疫苗和有关药物的储备,以便应急使用。

 常见传染病四:经接触和土壤传播的疾病

灾后易造成人员外伤,是破伤风、钩端螺旋体病和经土壤传播的疾病的高发期。在预防上,对各种原因引起皮肤破损的人员必须及时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对伤口进行清创缝合,给予有效的抗炎对症治疗,严重的及时送医院救治。同时教育广大官兵、群众,破损的伤口要注意保护,不要与土壤直接接触。此外,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也是灾后常见的接触性传播疾病。地震后人员接触频繁,同时,原有的生活规律被打乱,特别是一些灾区缺水,往往几个人共用一盆洗脸水或共用一条毛巾等,容易引发“红眼病”。预防接触性传播疾病,主要是从个人卫生入手,不用脏手揉眼睛,不与人共用脸盆、毛巾等。

 常见传染病五:食源性疾病

 常见的食源性传染病有食物中毒、疟疾等,预防应认清以下两点:

 一、认清灾区不能吃的食品:被水浸泡的食品,除了密封完好的罐头类食品外都不能食用;已死亡的畜禽、水产品;压在地下已腐烂的蔬菜、水果;来源不明的、无明确标识的食品;严重发霉(发霉率在30%以上)的大米、小麦、玉米、花生等;加工后常温下放置4小时以上的熟食等。

二、认清食品的正确加工方法:粮食和食品原料要在干燥、通风处保存,避免受到虫、鼠侵害和受潮发霉,必要时进行晒干;霉变较轻(发霉率低于30%)的粮食,可采用风扇吹、清水或泥浆水飘浮等方法去除霉粒,然后反复用清水搓洗,或用5%石灰水浸泡霉变粮食24小时,使霉变率降到最低限度再食用。


经职院官方公众号

广西经济职业学院

办公室电话:0771-6301430

传真:0771-6301345

招生电话:0771-6306381 6306382(兼传真) 6306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