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其他专业相比,我们文科生没有什么实际技术;跟本专业的相比,用人单位会优先考虑男生。”又到一年毕业季,某高校的文科女生小王感到压力巨大。
对此,有专家建议,文科女生在就业时应放平心态从基层做起,对自己有个基础定位,求职时应扬长避短。两轮大考失利不知该做啥
刚上大四,小王就抱着简历开始跑各种招聘会,至今仍没有太大收获的她,最大的感慨是:“文科女生的就业面太窄了,太多人竞争同一个岗位。”
其实,早在大三时小王就决定考研,“好的单位都要求是硕士。”小王班上有60名女生,40人参加了考研,“大家那么积极考研,都想着考取研究生后可以到学校当个老师。”但近一年的复习准备之后,40人迈入考场,仅2人成功晋级。然后,小王又和大约50名同学投入了下一轮招考——公务员考试,这次有五六人获得面试资格。
两轮大考之后,小王和班上两轮失利的女生发现自己一下子迷茫了。班上60名女生中仅1/5的同学找到了工作,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班上20名男生目前仅有五六人工作还没着落。遭遇职场潜规则“限男生”
另一个文科女生小杨也感慨,文科女就业太难,“同样一个岗位,大部分会优先考虑理科生,都是文科生的话会优先考虑男生”。
小杨的专业是会计,在招聘会上,用人单位虽没明显地标明“限男性”,“但你去投简历,坐下来跟招聘单位聊聊就知道不是这么回事了。”小杨说,她去应聘一些企业的会计岗位时,“用人单位一看是女生就说,我们这个工作如何辛苦,要去偏僻的地方、要经常出差什么的,不太适合女生,但同样的岗位男生投简历比我们中的几率大很多。” 聘用女生要考虑很多问题 “招大学毕业生时会不会考虑性别问题?”记者询问了几家公司的负责人或者人力资源部门的主管,得到的大部分回答是“男生适用范围广”“男生比较能吃苦”这样隐晦的回答。
在隐掉个人信息的前提下,陈泽(化名)愿意和记者谈一谈“招男还是招女”的问题。他给出的第一个理由是“女生不稳定”:“有一次我们招了个女孩,她说要带个团队来,人来了,团队我也看到了。然后我就给他们安排住处,房子租好后,租金我先付了5000元。但第二早上,她没来上班,我打了N个电话给她,她不接。后来我才接到她的短信说,他男朋友觉得公司太远了,不同意她来,让她回去。”
房子再二手租出去太麻烦,后来就一直空着,这么一折腾给公司带来了损失,陈泽对应聘者临阵脱逃的行为很失望。
陈泽认为,相比男性员工,女性员工离职的机会大一些。“一个女孩今晚下班去相亲,也许明后天就有可能辞职了。现在的女生不定性,跳槽的可能性大。“此外,就是迫不得已的企业社会压力,同行业的竞争对手都不用女孩,你用女孩,发的工资跟男员工一样,但工作强度又没法跟男员工相比。比如说,一个男孩你可以让他一天见10个客户,但是对女孩这样要求就太残忍了。” 文科女更应该全方位发展
记者上网搜索发现,文科女生求职难的现象几年前已经出现,但都没有今年严重。文科女生缘何遇冷?
国家高级职业指导师林浩说,一些女大学生在职业取向上也存在着刻板的现象。许多女生在自身意识上为自己划定的职业圈子远远小于男性的职业范畴,这不仅限制了自己的职业选择空间,客观上也对就业中的性别歧视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针对文科女生就业难问题,教育学者、企业人力资源部门、职业指导师都给出不少建议,从调整高校学科设置、取消或者减少文科类招生,到女生报考时考虑将来就业,再到文科生大学时注意发展多方面能力、成为复合型人才让自己的学历更有含金量等。
对于今年即将走出校门的文科女生来说,这些办法“远水解不了近渴”。对此,有专家建议,今年的文科女毕业生不妨放平心态从基层做起;对自己有个基础定位有意识培养自己就业的能力,包括增加对职场的了解;掌握求职技巧,求职时扬长避短等。教育部发文严禁就业歧视 “严禁就业歧视,保护毕业生合法权益。各地、各高校要进一步加强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双选活动的监管,加强对用人单位资质、招聘信息的核查,切实营造公平就业环境。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就业歧视。”教育部4月16日下发的《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服务工作的通知》中规定。
5月15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研究做好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成为会议的主要议题之一。和往年不同的是,今年重点提到了严禁就业歧视和做好未就业学生继续就业的帮扶工作。
经职院官方公众号
办公室电话:0771-6301430
传真:0771-6301345
招生电话:0771-6306381 6306382(兼传真) 6306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