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有人这样比喻大学生创业:与其1000个人去抢坐一个“工作席位”,不如给自己“造一把椅子”。在“疏导”、“分流”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呼唤声中,社会越来越多地给予创业大学生各种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成为一项重要的就业方式。 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导向不仅仅在于“造一把椅子”,目前各省高校都在探索创业教育的模式和方式,目的就是让大学生们摆脱“为就业找出路”的思路窠臼,在潜移默化中有了创业意识,具备了创业技能,并懂得了创业风险,从而轻松迈过创新、知识、资金、心态、经验等“五道坎”,把一批批怀揣着梦想的大学生领进门,在充满激情的状态中实现发展。 黑龙江日报刊发一组大学生的创业故事,追踪他们的创业历程,感受他们那一颗颗跃动的“有准备的头脑”。 6个人的一个梦想 创业时间:2008年9月 创业经历:“扫街”,第一单生意赚了10元钱 创业感言:每一单生意都是一次机会 田学洋、吴卓、靳超、孙焘、冯思扬、才万森6个学计算机广告专业的男生因为求职艰难萌生了成立广告公司的想法。从来没有过创业经验的他们,起初以为3万元钱就可以开起一家广告公司,可是去办手续时才知道,没有50万元的注册资金,是拿不到广告发布权的。无奈之下,6人纷纷找家长求助。其间,家长方面支持和反对的声音都很强烈,好在大家一直坚守着创业的信念,闯过了创业之初的第一道坎。 广告公司就是在哈尔滨工程大学附近的一幢大厦里,大约三四十平方米。他们说,那里已是他们在繁华地段所能找到的最便宜的地儿。公司布置得很简单,几个人置办了桌椅,然后将自己寝室的电脑搬来,就齐活儿了。 公司是2008年9月创立的,对于这群初尝创业艰辛的大四学生来说,所有的生意都来之不易。起步阶段,大家都没什么门路,找客户的唯一办法就是“扫街”,拿着宣传单,到各种类型的店铺派发。为了揽到生意,大家真是累细了腿儿、磨破了嘴儿。但令人欣慰的是,一个月下来,公司接了四五单生意。第一单生意是做一个总价300元的喷绘,他们搭着车费送货上门,最后只赚了10元钱,但他们还是很开心,因为这是零的突破。 每一单生意,他们都会全力以赴。有一次他们接了一单做车内展板广告的活儿,广告印完后,客户突然说,还想加几个字。于是乎,11月的寒冬季节,6个男生早上5点半钟跑到车站,将26辆公交车上的广告展板全部改了一遍。在6个年轻老板的眼中,每一单生意都是一次机会,你抓住了它,就等于公司可能会多一个长期客户。 扫街行动过后,大家一起开会总结了得失,决定有针对性地开展一些业务洽谈活动,同时准备参加几个项目的竞标活动。现在,他们公司附近的5家公司都被发展成了他们的客户。他们的领军人田学洋说,有时候找生意比找工作还难,但无论多难,我们都不会放弃,因为这里有我们实现梦想、释放才华的舞台。 朱晓宇小成本创业也精彩 创业时间:2003年9月 创业启蒙:学院举办的大学生创业培训班 创业本金:5000元 创业思考:上门服务 朱晓宇的生意做得不大,只是一间有一排柜台的电脑耗材店。但是,这间以5000元本金起家的小店每个月都能为朱晓羽带来2000余元的收入。 朱晓宇是黑龙江农垦职业学院的毕业生,从七台河北兴农场走出来的他原本没有什么创业的想法,可是2003年黑龙江农垦职业学院举办的首期大学生创业培训班却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一连串创业的新理念汇入他的脑中,令他总忍不住想试试自己的能耐。2003年9月开学初,新生刚报到,正是急需购买生活用品的时候。当时读大三的朱晓宇瞅准了这个时机,进了一批MP3和MP4在校园零售,开学7天就净赚1500元。 小试牛刀之后,朱晓宇在学校附近寻了一个店面,又从父母那里要来5000元租金,办起了这间电脑耗材店。黑龙江农垦职业学院帮助他联系了一间公司,让他可以赊款卖货。有时,他的这间小店还是学校的一个小型“实训点”,营销班的学生常常来免费帮他卖货。 朱晓宇还向记者透露了他对这间小店定位的思考:哈尔滨江北的大学校区离市区较远,大品牌的供销商无法及时为各个学校更新各类耗材,而他则可以上门服务,为学校的老师更换墨盒和碳粉。现在小店已经有了几家固定的客户,黑龙江农垦职业学院、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黑龙江生物科技职业学院3间学校的电脑耗材大部分都是由他提供的。除此之外,朱晓宇还包下了为母校的电脑做维护和保养的活儿,仅此一项,每月就有上千元收入。 下一步,朱晓宇的目标是扩大经营规模,进一些电脑维修需要的设备,适度拓展一下电脑维修业务。到时他要聘请母校的师弟、师妹们与他一起工作。 这里是创业的微型实训基地 校园报摊经营有方 创业时间:1997年11月11日 创业经历:200余人先后练过摊 创业感言:课堂之外的额外财富 哈尔滨工业大学的步行街上,有一个小小的报摊,有着一段“悠久”的历史。哈工大管理学院会计系大四学生喻水琴是上一届报摊的总负责人,她告诉记者,报摊的正规名字叫“哈工大报刊服务中心”,是1997年11月11日创立的。创立之初中心只有两人,而现在已有200余人先后在这个中心工作过。中心起初由学校出资5000元建立,自2005年之后参与经营的大学生自负盈亏,目前这个服务中心已有2万余元固定资产。每一学期的开学,中心都会在学校的公告栏上贴出“招新启事”,就像大企业录用员工一样,几乎每次都会有100名学生报名,我们的录取比例大约是5比1,贫困生优先。 曾做过报刊杂志服务中心财务部部长的哈工大大四学生向悦告诉记者,报纸、杂志的进货数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不断地进行调整。比如,有奥运会、世界杯等重大赛事时,就要多进体育类的报纸;年末或期末等大家要离校或是备考的时段就要少进杂志。在这方面,中心内部专门设有报刊部、杂志部,有专人调查校内消费者需求,并统计每月各报刊的销售量。 2007年后,受网络影响,体育类报纸的销量急剧下降,于是大家增加了文具类商品的营业项目。此外,我们还卖过电话IP卡,中心也尝试过许多不同种类的促销活动,比如送货上门、为老客户办会员卡等等。后来我们在中心成立10周年的时候推出了抽奖活动,百分百中奖,这招很灵,销售额比平时翻了一番。 在员工工资发放方面,报摊也很正规。向悦说,我们的工资是按小时计算的,每小时5元。领薪水时,每个人都会领到一张工资条,工资条上清楚地写明了收入。现在,中心一共有42名学生参与经营。但是,在期末和假期生意比较清淡的时候,就不需这么多的人手。于是,大家又提出了包摊的想法。有的同学包摊,一周就能赚到600多元。 报摊就像一个微型实训基地,让大家提前体会了经营企业的种种过程。谈到收获,向悦笑呵呵地说,可大了。他学的是会计专业,平日为报摊做账就等于是在实习。而每天站班卖报纸则把他锻炼成了一个能吃得起辛苦的人。更为难得的是,在报摊的经营中,他学会了如何协调和平衡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如何解决决策时产生的各类矛盾。而这一切,都是他在课堂之外获得的额外财富。 |
“80后”大学生朱仰庆:我的目标是做东北的“新东方”
创业时间:二00六年
创业启蒙:入学那年学校成为全国创业教育试点
创业经历:流动资金一度为零
重新上路:调整了经营方向
创业感言:寻找成功自信的因子
两年间,创业团队由4人增加到18人,办公面积由60平方米增加到240平方米。在广州房地产公司工作的同学返哈与他并肩创业。“我们的目标是把‘惠众’做成东北的‘新东方’。”
这就是朱仰庆,一个2006年毕业于黑龙江大学对外汉语专业的大学生,一个带领同伴正在创业路上奋力前行的“80后”大学生。
1982年8月,朱仰庆出生在山东郓城玉皇庙镇一个普通农民家。2002年高考,一心想学国际贸易的他,却“意外”地被对外汉语专业录取了。
“入学那年,黑大被确定为全国9所创业教育试点高校。这让我对创业有了初步的了解。”朱仰庆说,能在创业学院接受培训,系统地学习管理方面的知识,为我今天的创业播下了希望的种子。
在创业学院学习实践过程中,朱仰庆通过卖学习资料和开展小型培训,发现了教育培训这个社会“大需求”。2006年,就在同学们都在忙于找工作和考研时,朱仰庆成了全班56个学生中唯一的创业者——7月,他和校友曹大志、刘保升注册成立了哈尔滨惠众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10万元的注册资本金还差一半,他们不得不向家人和朋友求助。为了跑各种手续,朱仰庆一连20多天奔波于工商、税务及政府行政办公大厅等部门。“最让人不舒服的就是有的办事人员怀疑的目光和‘刚毕业的学生瞎折腾啥’的冷语。”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我们的开业仪式挺简单的:把营业执照挂到墙上,心想这就算有‘家’了,合法了。再就是哥几个儿到学府三道街一个没有名字的小饭店撮了一顿,喝了一瓶啤酒,花了50块钱。”说起这些,朱仰庆有些感慨。
“开始我们也走过弯路,赔了五六万块钱,流动资金一度为零。”惠众公司主要经营三方面业务,一是教育培训,二是数码产品销售,三是软件开发。朱仰庆说,“刚开业时觉得数码产品赢利快,就一下子把精力都放在这上了。”可是由于资金不足和管理等问题,半年多就经营不下去了。经过充分的反思和调研,惠众及时调整了经营方向,果断砍掉了数码产品,明确了经营责任制,开始集中精力搞教育培训和软件开发。
“虽然有时一天要工作十四五个小时,挺累,但心里是充实快乐的。”朱仰庆介绍说,如今惠众的培训服务包括英语、韩语、日语、法语、专升本、考研、文化补习等多个项目。2008年一年就培训了3000多人。软件开发已经拓展到全省50多个大型单位和企业。运营的网站有惠众教育网、东北专升本信息网和黑龙江服装网。
“现在的大学生并不缺少创业意识,而是缺少从并不乐观的创业氛围里获得成功自信的因子。”对于想创业的学弟学妹,朱仰庆建议:想了就去做,要耐心认真地解决遇到的困难;要不懈努力,成功有时就是一步之遥;要尽力拓展目标市场,不要被困难所吓倒,一步一步扎实地往前走,路会越走越宽。“创业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打败自己。勇敢地努力向前,成功就这么简单。”
青春无价,创业无悔。“今年我们打算把外语学校开到长春和大庆去,让惠众网络教育在东北铺开,形成品牌。”对于未来,朱仰庆和他的同伴们充满信心。
许龙桃:工作室正向小型文化公司转型
创业时间:在校期间
创业感言:光有激情是不够的,还需要耐得住寂寞
创业经历:图书出版行业最年轻的校对质检“专家”
一名来自四川农村的贫困生,在校期间,发起成立了天勤图书审读工作室。他依靠所学的专业知识创业,不但挣来了生活费,还贴补家用,花1万元为患重病的母亲治病;先后有38名同学加入其创业团队,目前正在向小型文化公司转型。
记者眼前这个有点像高中生的大男孩,就是许龙桃,23岁,黑龙江大学2005级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我省图书出版行业最年轻的校对质检“专家”。
刚入学时,许龙桃是揣着老家团委捐助的2000元钱来到哈尔滨的。“家里穷,最大的问题就是缺钱。”通过助学贷款,他交上了学费和寝室费。为了省钱,他从四人寝室换到了八人寝室。为了挣生活费,他来到学校附近的饭店当服务员、传菜员……“我得把打工和所学专业结合起来。”就这样,2006年11月,许龙桃鼓足勇气,只身一人来到哈尔滨出版社求职兼职图书校对工作。见收发室的阿姨不让进,他一着急就说起了四川话。了解到他的境遇后,那个收发室的阿姨主动帮助他联系编辑。那一天,许龙桃得到了他校对的第一份稿子——35万字的《中国楹联大全》。“校对看似简单,做好了其实很难。万分之一的差错率是硬指标。”遇到不熟悉词语就向书本、字典请教。一天要校对4万字,“那些天我常常要工作到凌晨三四点钟,同学们都叫我‘黄眼珠’。”许龙桃自豪地说,“校稿量大的时候,我曾连续一个多月工作到后半夜,但没有因为校稿而落下一节课。”
由于许龙桃专业知识扎实,校稿仔细,能吃苦,出版社给他的工资由20元/万字涨到了30元/万字,稿源也越来越多。2007年5月,许龙桃通过培训考试,吸纳了2名特困生一起从事校对审读工作。同年11月,作为首批重点扶持的创业团队,天勤图书审读工作室走进了黑大学生创业园,有了免费的创业阵地。入园不久,他们就得到了第一期创业种子基金,无息贷款8000元,极大地缓解了出版社回款周期导致的稿酬问题。目前,已有38名同学先后加入创业团队,最多一次有60多人前来参加考试。
“创业光有激情是不够的。校对审读是一个淘汰率很高的职业,耐不住寂寞是做不来的。”许龙桃说,“能挣钱养活自己,还能贴补家里,我挺有成就感的。”去年春节回老家,他用校稿挣的1万元领着妈妈去治了血吸虫病,今年过年,他又给家里添置了彩电和洗衣机。
创业提升能力,开阔视野,赢得机会。许龙桃说,最难忘的是创业学院的老师带着我去出版社“找活”。“事先不通知,老师陪着我来到出版社门前,让我自己去谈校稿的事,他在那等结果。当时真有逼上梁山的感觉。”
功夫不负有心人。如今,即将毕业的许龙桃已经与黑龙江大学出版社签约,成为该社今年录用的唯一一名本科生。从天勤图书审读工作室走出来的7名应届毕业生也都在省内外出版界找到了就业岗位。
经职院官方公众号
办公室电话:0771-6301430
传真:0771-6301345
招生电话:0771-6306381 6306382(兼传真) 6306383